培訓信息
關于舉辦最新國家標準《地鐵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標準》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調查與風險評估培訓班的通知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中土學會[2011]29號
關于舉辦最新國家標準《地鐵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標準》暨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調查與風險評估培訓班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批準《地鐵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0715-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4.3.13(1)、4.3.16(2)、5.1.8(2)、5.2.15(4)、5.2.16(4)、5.3.4(4)、5.3.12(3)、5.3.16(2)條(款)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兜罔F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標準》是在對地鐵工程施工階段的風險分析基礎上找出重大風險源,并針對這些重大風險源的安全控制措施進行安全評價。為幫助相關單位從業人員學習理解新國標的主要技術內容,以及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管理,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調查工作和風險評估工作,有效規避或控制工程建設風險,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2011年工作要點》要求,我學會特舉辦“最新國家標準《地鐵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標準》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調查與風險評估培訓班”。請各單位積極組織或選派本單位及下屬單位有關人員參加。
一、參加對象
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部分在建或擬建地鐵(軌道交通)項目城市建委,地鐵(軌道交通)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市政工程、監理咨詢等單位相關管理人員(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量、安全、施工負責人及管理人員);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施工機械、材料、設備、儀器供應單位主管領導、總工程師和項目管理負責人、項目經理及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科研、檢測機構的相關人員。
二、主要內容
(一)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最新政策法規及工程質量安全檢查要點;
(二)《地鐵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標準》(GB50715-2011)解讀:(總則,術語,基本規定,地鐵工程施工安全組織管理評價,地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管理評價,地鐵工程施工環境安全管理評價,地鐵工程施工安全監控預警管理評價,地鐵工程施工安全總體管理水平);
(三)地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風險與防范;
(四)國內近期建成的軌道交通地下工程安全性分析及案例講評;
(五)穿越地鐵既有設施工程安全評估及監控;
(六)城市軌道交通監測預警要求、施工監測及第三方監測管理;
(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調查程序、范圍、內容及調查報告編寫;
(八)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風險分級標準、風險評估方案編審、實施及評估報告編制;
(九)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風險控制技術;
(十)軌道交通工程典型地面沉降、沉陷事故與安全控制案例分析。
三、舉辦方式
(一)屆時將邀請主編及參編單位有關領導和專家做授課。
(二)結束將頒發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合格證書》,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重要依據。
四、時間和地點(報名截止日期為舉辦前8天)
第一期 2011年 9月26日—— 9月30日 杭州市
第二期 2011年10月14日——10月18日 深圳市
五、有關費用與報名辦法
(一)培訓費每人1280元。食宿、考察統一安排,費用自理。為便于管理,歡迎各單位集體組織參加。
(二)請參加的代表于報名截止日期前將報名回執表傳真或寄至:(100835)北京三里河路9號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張凌 收
報名電話:(010)88864087 88864057 58934876
傳 真:(010)88864087 88864057
聯 系 人:張 紅 張曉燕 張 凌
監督電話:58934710
我們在收到報名回執表后,于舉辦前八天發放報到通知,詳告具體地點、乘車路線、食宿及日程安排等有關事項。
附件:報名回執表
二○一一年八月十二日
附 件:
最新國家標準《地鐵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標準》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調查與風險評估培訓班報名回執表
經研究,我單位選派下列同志參加學習(加蓋單位公章):
單位名稱 |
| ||||||
地 址 |
|
郵編 |
| ||||
聯 系 人 |
|
傳真 |
| ||||
電話+區號 |
|
手機 |
| ||||
姓名 |
性別 |
部門 |
職務 |
電話(手機) |
參加期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習討論內容征求意見調查 | |||||||
您對學習討論內容有何意見與建議 |
您所希望增加的學習討論內容與專題 | ||||||
|
| ||||||
注:此表不夠,可自行復制;如時間緊迫,可電話、傳真報名。
電話(傳真):(010)88864087 88864057 聯系人:張 紅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 深圳土木建筑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